数据库配置
1、dm.ini文件
1.1文件位置
dm.ini 通常位于数据库初始化时指定的目录下。
默认路径通常在 $DM_HOME/data/<数据库名>/dm.ini
例如我的存在位置为:/dm8/data/DAMENG/dm.ini
1.2使用 SQL 工具查询
使用 disql 或管理工具(如DM管理工具)连接到数据库后,通过系统视图进行查询和查看。因为直接编辑文件需要重启生效,而SQL命令可以在线修改某些参数。
查看所有参数sql:
SELECT * FROM V$PARAMETER;
查看特定参数(如查找包含MEMORY的参数)sql:
SELECT NAME, TYPE,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LIKE ‘%MEMORY%’;
1.3重要参数分类及含义详解
dm.ini 中的参数有成百上千个,但核心参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3.1基本配置参数
1.3.2内存配置参数(性能关键)
1.3.3事务与日志配置参数
1.3. 如何修改参数
1.3.1参数区分
参数区分未静态参数(SYS)和动态参数(SESSION / IN FILE)。
1.3.1.1动态参数 (SESSION / IN FILE):
可以在数据库运行期间在线修改,立即或在指定范围内生效。
a.在内存和配置文件中都修改(永久生效)
ALTER SYSTEM SET ‘<参数名>’ = <值> BOTH;
b.只在内存中修改(当前实例运行期间生效,重启后失效)
ALTER SYSTEM SET ‘<参数名>’ = <值> MEMORY;
c.只在配置文件中修改(重启实例后生效)
ALTER SYSTEM SET ‘<参数名>’ = <值> SPFILE;
1.3.1.2静态参数 (SYS):
必须修改配置文件并重启数据库实例才能生效。
a.使用SQL 命令修改 dm.ini 文件:ALTER SYSTEM SET ‘<参数名>’ = <值> SPFILE;
b.手动编辑 dm.ini 文件,修改后保存;
c.重启数据库实例使修改生效。
1.4. 最佳实践与建议
a.修改前备份:修改 dm.ini 前,最好先备份原文件。
b.谨慎操作:不明确的参数不要随意修改,错误的配置可能导致数据库无法启动或性能下降。
c.性能调优顺序:通常优先调整内存参数(如 BUFFER, MEMORY_POOL),然后是工作线程和并发相关参数(如 WORKER_THREADS),最后是I/O和日志相关参数。
d.使用SQL命令:尽量使用 ALTER SYSTEM 命令而非直接编辑文件,特别是对于动态参数,可以避免重启。
e.监控与调整:修改参数后,务必观察系统监控(如达梦管理工具、OS监控工具),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dm_svc.conf文件
2.1. 文件功能与作用
dm_svc.conf 是一个客户端配置文件。
在安装达梦数据库软件时执行root_installer.sh会自动生成dm_svc.conf文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
a.简化连接字符串:将常用的连接参数(如端口号、登录超时等)预先配置在文件中,应用程序的连接字符串只需指定服务名(svc_name)即可。
b.实现负载均衡与故障转移:可以配置一个服务名对应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地址。客户端驱动程序会根据配置策略(如随机、顺序)选择连接哪个服务器,并在连接失败时自动尝试其他服务器,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自动切换。
c.集中管理连接属性:方便统一管理所有客户端的连接行为。
2.2. 文件位置
32 位的 DM 安装在 Win32 操作平台下,位于%SystemRoot%\system32目录;
64 位的 DM 安装在 Win64 操作平台下,位于%SystemRoot%\system32目录;
在 Linux 平台下,此文件位于 /etc 目录
2.3.重要参数详解
2.4负载均衡与故障转移参数:
通过合理配置 dm_svc.conf,可以极大地提高应用程序连接数据库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文章
阅读量
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