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习达梦数据库之初感悟
专栏/培训园地/ 文章详情 /

学习达梦数据库之初感悟

林康杰 2025/02/27 100 0 0
摘要

破茧成蝶:我与达梦DM8的数据库进阶之旅
在Oracle与MySQL占据企业级数据库市场的年代,我始终对国产数据库抱着一份特殊的期待。我自2015年开始接触达梦数据库,那时候是DM7,如今我真正开始系统学习达梦DM数据库时,这种期待逐渐转化为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思考,也让我在数据库领域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认知跃迁。

一、攀登技术栈的陡峭曲线
初次接触DM8的安装部署时,那个看似简单的图形化安装界面就给了我下马威。在CentOS系统上反复调试共享存储参数的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数据库实例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当首次通过disql工具连接成功时,命令行界面跳出的"DM SQL> "提示符,就像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二、国产数据库的星辰大海
DM8展现出的120万TPS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彻底打破了"国产数据库性能不足"的偏见。通过存储过程优化器对批量数据处理逻辑进行向量化改造,使清算跑批时间从4小时压缩到47分钟,这样的实战表现让我对国产基础软件的信心倍增。

但生态建设仍是待突破的瓶颈。某次在集成Kafka数据管道时,发现官方Connector的性能参数文档存在缺失。通过阅读JDBC驱动源码,最终采用批量提交+流式处理的方式,将数据吞吐量稳定在8万条/秒。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折射出国产数据库在开发者体验上的提升空间。

站在数据库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达梦DM8带给我的不仅是SQL优化器的使用技巧,更是对数据技术本质的重新思考。当我们在Oracle体系下形成的惯性思维遭遇国产数据库的差异化设计时,那些碰撞产生的思维火花,恰恰是技术人最珍贵的成长养分。期待国产数据库在保持性能优势的同时,能构建起更开放的开发者生态,让更多技术人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上,共同书写属于中国数据库的时代篇章。

评论
后发表回复

作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

扫一扫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