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Linux环境下DM8命令行安装小结
专栏/培训园地/ 文章详情 /

Linux环境下DM8命令行安装小结

cmwaaron 2024/11/27 349 0 0
摘要

Linux环境下DM8命令行安装小结

1、获取DM8版本

通过访问https://eco.dameng.com/download/下载相应的DM8版本。
下载后得到:dm8_20240920_x86_rh7_64.zip
通过root用户将安装包上传到linux服务器/opt目录下。

2、解压安装包、校验ISO文件

root用户解压:unzip dm8_20240920_x86_rh7_64.zip
进入解压目录:cd dm8_20240920_x86_rh7_64
获取ISO校验值:sha256sum dm8_20240920_x86_rh7_64.iso
查看自带的校验值:cat dm8_20240920_x86_rh7_64.iso_SHA256.txt
核对SHA256值,如果不一致,则需要重新下载或者上传zip包。

3、挂载ISO镜像

使用root用户,将ISO镜像文件进行挂载,ISO镜像可以理解为是一张数据光盘,挂载过程就是将光盘插入光驱。
mount -o loop dm8_20240920_x86_rh7_64.iso /mnt
注:千万别把根覆盖了(错误的做法)mount -o loop dm8_20240920_x86_rh7_64.iso /

4、新建dmdba用户

在linux操作系统中创建用户组dinstall,用户组下创建用户dmdba,设置dmdba的用户密码。
创建组:groupadd dinstall
创建用户:useradd -g dinstall dmdba
设置用户密码:passwd dmdba

5、给dmdba用户授权

root用户修改文件打开最大数

配置修改 /etc/security/limits.conf 文件内容如下(修改配置文件后重启服务器生效)

dmdba soft nproc 65536 
dmdba hard nproc 65536 
dmdba soft nofile 65536 
dmdba hard nofile 65536

修改目录权限

提前规划好的数据库安装目录、实例目录、归档目录、备份目录
将新建的路径目录权限的用户修改为 dmdba,用户组修改为 dinstall

chown -R dmdba:dinstall /home/dmdba/dmdbms  --安装目录
chown -R dmdba:dinstall /dmdata/data  --实例目录
chown -R dmdba:dinstall /dmdata/arch  --归档目录
chown -R dmdba:dinstall /dmdata/dmbak  --备份目录

给路径下的文件设置 755 权限,使用 chmod -R 755 命令
注:在Linux系统中,文件的权限通常用三个数字表示,分别对应文件所有者、所属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每个数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读(r)、写(w)和执行(x)权限。
例如,755权限中,第一个7表示文件所有者具有读(4)、写(2)和执行(1)权限(4+2+1=7)
第一个5表示所属组用户具有读(4)和执行(1)权限(4+1=5)
第二个5表示其他用户也具有读(4)和执行(1)权限(4+1=5)

6、dmdba安装DM8

切换成dmdba,进入到/mnt目录执行如下命令进行命令行形式进行安装。

./DMInstall.bin -i

整个安装过程比较简单,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安装选项,安装目录为/home/dmdba/dmdbms
注:

  • 需要检查DMInstall.bin文件的文件属性是否为可执行
  • 执行数据库安装完成后,需要切换至 root 用户执行命令脚本:
    /home/dmdba/dmdbms/script/root/root_installer.sh 创建 DmAPService,否则会影响数据库备份。
  • 如果生产环境拿不到 root 的密码(需要事先要求系统管理员配置 sudo)
    使用sudo+脚本名称 的方式执行:sudo /home/dmdba/dmdbms/script/root/root_installer.sh
  • 若在安装过程中提示 tmp 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root用户创建临时tmp目录,如:
mkdir /home/dmdba/tmp
export DM_INSTALL_TMPDIR=/home/dmdba/tmp --临时设置数据库安装临时目录
  • 选择KEY文件时,如果报 KEY无效。有可能是 dm.key文件及文件所在目录,dmdba用户没有相关权限。

7、初始化库:

使用 dmdba 用户配置实例,进入到 DM 数据库安装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中。
cd /home/dmdba/dmdbms/bin

--使用 dminit 命令初始化实例,dminit 命令可设置多种参数,可执行如下命令查看可配置参数:
./dminit help

举例:创建数据库名为TESTDB,实例名为TEST,实例目录为/dmdata/data,端口号为5237,大小写敏感,实例簇大小为16页,页大小为8K,字符集为UTF-8。
./dminit PATH=/dmdata/data DB_NAME=TESTDB INSTANCE_NAME=TEST PORT_NUM=5237 CASE_SENSITIVE=y EXTENT_SIZE=16 PAGE_SIZE=8 CHARSET=1

注:

  • 如果在初始化库的时候不设置SYSDBA密码,则为默认密码(SYSDBA),初始化完成后,需要重新设置SYSDBA密码时,可以登录disql使用以下命令进行修改:
alter user SYSDBA identified by SYSDBA123;
  • 页大小 (PAGE_SIZE)、簇大小 (EXTENT_SIZE)、大小写敏感 ( CASE_SENSITIVE)、字符集 (CHARSET) 、空格填充模式 (BLANK_PAD_MODE) 、页检查模式(PAGE CHECK) 等部分参数,一旦确定无法修改,在初始化实例时确认需求后谨慎设置。

8、注册服务

使用 dminit 初始化库,默认是不会注册服务的。dmdba需要进入(/home/dmdba/dmdbms/script/root)执行如下命令

./dm_service_installer.sh -t dmserver -dm_ini /dmdata/data/TESTDB/dm.ini -p TESTDB

-t 后面带注册的服务类型,支持的服务类型:dmap、dmamon、dmserver、dmwatcher、dmmonitor、dmasmsvr、dmasmsvrm、dmcss、dmcssm
-dm_ini 后面带指定服务所需要的 dm.ini 文件路径;
-p 后面带指定服务名后缀,生成的操作系统服务名为“服务脚本模板名称 +服务名后缀”。

执行完成后,可以进入/home/dmdba/dmdbms/bin 目录中可以看到已经注册好的服务 DmServiceTESTDB

9、启动/关闭数据库

后台方式

root查看服务状态:systemctl status DmServiceDMDB.service
root后台启动服务:systemctl start DmServiceTESTDB.service
root后台关闭服务:systemctl stop DmServiceTESTDB.service
root后台重启服务:systemctl restart DmServiceTESTDB.service

也可以使用dmdba用户,进入到/home/dmdba/dmdbms/bin进行数据库服务的启停操作。命令如下:

查看服务:./DmServiceDMTEST status
启动服务:./DmServiceDMTEST start
关闭服务:./DmServiceDMTEST stop
重启服务:./DmServiceDMTEST restart

前台方式

前台方式启动数据库后如果启动界面会话关闭数据库也相应会关闭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服务的方式启动数据库。
dmdba 用户使用前台的方式启动数据库,进入 DM 安装目录下的 bin 目录下,命令如下:

cd /home/dmdba/dmdbms/bin
./dmserver /dmdata/data/TESTDB/dm.ini

注:

  • 当打印出现“SYSTEM IS READY”后表示前台启动成功,若想关闭数据库,输入 exit 退出或者按Ctrl+C服务即可停止。
  •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印出数据库服务启动的各种信息,例如数据库版本信息、license过期日期等,当遇到数据库后台启动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这种前台方式启动,查看启动过程中的打印信息,协助排查数据库服务问题。
  • 禁止使用 kill或者killall 去结束进程,会导致数据文件损坏。

10、登录数据库

dmdba 进入home/dmdba/dmdbms/bin
使用 disql 连接数据库服务

./disql SYSDBA/SYSDBA123@localhost:5237

如果密码含有特殊字符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双引号将密码包含进来,同时外层再使用单引号进行转义。
dmdba 进入home/dmdba/dmdbms/tool
启动 disql 默认是 ./disql /nolog,需要通过 conn 或者 connect 命令连接数据库

[dmdba@localhost tool]$ ./disql 
disql V8 
SQL> conn SYSDBA/SYSDBA123@localhost:5237
或者使用
[dmdba@localhost tool]$ ./disql 
disql V8 
SQL>login
连接选项:
服务名:IP:PORT 或者 dm_svc.conf 文件中配置的服务名;
用户名:输入登录的数据库用户名;
密码:输入用户密码 (注:密码无需加转义符)。
其余回车即可,上述 conn、connect、login 大小写均可。

注:
如果连接报错:错误号: 6001 错误消息: 网络通信异常
常见原因:

  • 连接的数据库服务是否启动
  • 注意数据库服务的端口号是正确
  • 网络是否正常
  • 防火墙
  • Selinux问题
  • 是否达到最大会话连接数

11、参数的修改

参数分为: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
静态参数的修改,需要重启数据库实例才能生效。
动态参数的修改,改完即可生效。

修改方式: 
方法一:sp_set_para_value(范围,参数名,参数值); 
其中范围取值为 0,1,2
0 代表修改内存 
1 代表改内存及配置文件 
2 代表改配置文件
例如:SQL> sp_set_para_value(2,’COMPATIBLE_MODE’,2);

方法二:alter system set 
例如:SQL> alter system set 'BUFFER'=3000 spfile;

12、 数据库状态

DM8数据库有4种状态,分别是shutdown、open、mount、suspend

查看当前数据库状态:
SQL> 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数据库状态之间的转换:
open --> mount
SQL> alter database mount; 
mount --> open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open --> suspend 
SQL> alter database suspend; 
suspend ---> open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13、打开数据库归档

为了确保数据的绝对安全与高度可靠‌。归档模式通过将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定期存储到归档目录中,实现对历史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恢复,从而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利用归档日志进行数据的恢复,避免数据损失和业务中断。

--数据库状态切换到配置模式 
SQL> alter database mount; 
--打开归档 
SQL>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配置归档文件 
SQL> alter database add archivelog 'type=local,dest=/dmdata/arch,file_size=64,space_limit=0'; 
- 切换到打开模式 
SQL> alter database open;
--查看归档配置
SQL>select arch_mode from v$database;
SQL>select * from v$dm_arch_ini;

注:

  • 联机方式支持数据库、用户表空间、用户表和归档的备份以及用户表的还原。在进行联机库级备份、归档备份和表空间备份时,必须保证系统处于归档模式,否则联机备份不能进行。
  • 在执行联机备份的时候,要确保 DmAPService 处于启动状态。
评论
后发表回复

作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

扫一扫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