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想要学习一门新技术、接触一个新领域,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和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在浩浩荡荡的国产化进程中,抱着好奇的心态,我毅然系统性地投入了达梦数据库的学习与实践,一连学习了DCA、DCP课程。这段学习经历,远非仅仅是掌握一个新工具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深入理解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现状、挑战自我技术舒适区的旅程。感受颇多,现在分享一下。
学习伊始,最大的感受是“熟悉的陌生人”。达梦数据库宣传高度兼容Oracle语法,这确实降低了入门门槛。基本的SQL查询、DDL语句、PL/SQL,对于有Oracle经验的人来说,上手速度较快。所以,我高度认同达梦兼容Oracle的说话,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兼容,“人员”上也兼容,接触过Oracle,达梦也能够很快上手了。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也接触到了很大细微的差异,也不得不感叹达梦技术人员的细腻,他们做出了更加好用,更加适合我们中国人使用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比如“三权分立”安全机制(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严格的分权模型,对于满足国内高等级的信息安全要求(如等保)至关重要。学习如何配置用户权限、审计策略、强制访问控制等,让我深刻感受到国产数据库在适应本土合规要求方面的先天优势。
最最让我喜爱的是,达梦自带了很多工具,不需要自己去找、去安装,而且自带的工具又非常强大,很多操作都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操作,也可以实时看到操作对应生成的sql语句,这对我们这些手残党、记不住命令的人是巨大的福音,有时候又可以通过界面操作去查看一下sql语句进行检查核对,双管齐下,安全保险。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努力克服迁移和应用中的难题,希望能将所学真正应用到项目中,为国产数据库的推广和应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条路或许不易,但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值得坚定地走下去。
文章
阅读量
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