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Linux系统常用操作命令
培训园地/ 文章详情 /

Linux系统常用操作命令

2022/12/01 1047 0 0

linux 命令自动补齐
Tab

进入文件夹
cd filename

ls
ls -l
ls -d
ls -ld
ls -la

目录的操作

显示当前目录
pwd

目录新增
mkdir
多级创建目录
mkdir -p

删除目录
rmdir
删除多层目录
rmdir -p dir8/dir1

非空目录和文件的删除命令
rm -rf

目录的的移动、改名、移动并改名

mv dir2 …/ //移动
mv dir2 dirTest/dira //移动并改名

文本文件的的显示及过滤

全屏显示
cat

head 默认文件前20行
head -20 文件前20行

tail -20 文件尾部的20行
tail -f 最新信息

less 一页一页的显示

less -N 一页一页的显示并显示行号

more

文本文件的编辑

创建文件
touch

vi 打开文件
Shift+i进入编辑模式
Esc 切换命令模式
:w保存
:w!强制保存
:q退出
:q!强制退出

:set nu
显示行号

1 将tgz文件解压到指定目录
tar zxvf test.tgz -C 指定目录
比如将/source/kernel.tgz解压到 /source/linux-2.6.29 目录

tar zxvf /source/kernel.tgz -C /source/ linux-2.6.29

tar在Linux上是常用的打包、压缩、加压缩工具,他的参数很多,折里仅仅列举常用的压缩与解压缩参数
参数:
-c :create 建立压缩档案的参数;
-x : 解压缩压缩档案的参数;
-z : 是否需要用gzip压缩;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档案;
-f: 置顶文档名,在f后面立即接文件名,不能再加参数
举例: 一,将整个/home/www/images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为 /home/www/images.tar
tar -cvf /home/www/images.tar /home/www/images ← 仅打包,不压缩
tar -zcvf /home/www/images.tar.gz /home/www/images ← 打包后,以gzip压缩
在参数f后面的压缩文件名是自己取的,习惯上用tar来做,如果加z参数,则以tar.gz 或tgz来代表gzip压缩过的tar file文件

1 将tgz文件解压到指定目录
tar zxvf 简单了解

x是解压的意思
v是让你看过程
f是指定文件
不带z或者j就是用tar格式压缩,z是gzip格式,j是bzip格式

要解压到指定目录需要添加-C参数,如这样,打包/usr/目录到你的home下usr.tar文件:
tar -xvf ~/usr.tar -C /usr/

tar zxvf test.tgz -C 指定目录
比如将/source/kernel.tgz解压到 /source/linux-2.6.29 目录
tar zxvf /source/kernel.tgz -C /source/ linux-2.6.29

2 将指定目录压缩到指定文件
比如将linux-2.6.29 目录压缩到 kernel.tgz
tar czvf kernel.tgz linux-2.6.29

Linux服务器jps报process information unavailable
rm -rf /tmp/hsperfdata_*

Linux下 su命令与su - 命令的区别:
1、su命令:su不会读取目标用户的环境配置文件

2、su - 命令:su - 读取目标用户的环境配置文件

shutdown

 -r             关机重启

 -h             关机不重启

 now          立刻关机

linux下查看所有用户及所有用户组

group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的组内成员
groups gliethttp 查看gliethttp用户所在的组,以及组内成员
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名

/etc/group文件包含所有组
/etc/shadow和/etc/passwd系统存在的所有用户名

rz用法:
输入rz回车后,会出现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需要上传文件,一次可以指定多个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路径为当前执行rz命令的目录。

sz用法:
下载一个文件
sz filename

下载多个文件
sz filename1 filename2

下载dir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不包含dir下的文件夹
sz dir/*

【查看文件权限】ls -l
使用ls -l 命令可以显示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

[root@syshostname hadoop-3.1.3]# ls -l
总用量 180
drwxr-xr-x. 2 hadoop bigdata 183 9月 12 12:46 bin
drwxr-xr-x. 3 hadoop bigdata 20 9月 12 10:51 etc
drwxr-xr-x. 2 hadoop bigdata 106 9月 12 12:46 include
drwxr-xr-x. 3 hadoop bigdata 20 9月 12 12:46 lib
drwxr-xr-x. 4 hadoop bigdata 4096 9月 12 12:46 libexec
-rw-rw-r–. 1 hadoop bigdata 147145 9月 4 17:31 LICENSE.txt
-rw-rw-r–. 1 hadoop bigdata 21867 9月 4 17:31 NOTICE.txt
-rw-rw-r–. 1 hadoop bigdata 1366 9月 4 17:31 README.txt
drwxr-xr-x. 3 hadoop bigdata 4096 9月 12 10:51 sbin
drwxr-xr-x. 4 hadoop bigdata 31 9月 12 13:08 share
drwxr-xr-x. 6 hadoop bigdata 51 12月 26 09:30 sysdata
如图,以第一行为例:drwxr-xr-x. 2 hadoop bigdata 183 9月 12 12:46 bin
其基本构成是:文件属性 链接数 所有者 所属用户组 最后修改时间 文件名

drwxr-xr-x
第一位表示文件类型。d是目录文件,l是链接文件,-是普通文件,p是管道
第2-4位表示这个文件的属主拥有的权限,r是读,w是写,x是执行
第5-7位表示和这个文件属主所在同一个组的用户所具有的权限。
第8-10位表示其他用户所具有的权限。

更改文件权限
sudo chmod 777 文件名或目录

更改文件属主
sudo chown -R hadoop:bigdata /u8/hbase-2.2.2/

查看防火墙的状态的命令为:

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后,看到active(running)就意味着防火墙打开了。
打开防火墙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打开后重启会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命令为:

sudo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另一种是打开后重启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命令为:
sudo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这种方式输入命令后要重启系统才会生效。
关闭防火墙的方式也有两种,和打开相对应,命令分别为

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固定ip设置

vi /etc/hosts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重启网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本地文件目录远程复制到centos1主机上
scp -r hbase-2.1.8/ centos1:/u8

本地文件远程复制到centos1主机上
scp hbase-2.1.8/test.txt centos1:/u8

Linux之时间同步操作
时间同步操作应用的命令
yum进行软件安装,软件安装过程中如遇到询问,一律选择y,ntp是时间同步命令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ntp
执行同步命令:
[root@localhost ~]# ntpdate time1.aliyun.com
查看当前系统时间:
[root@localhost ~]# date
时间同步操作的意义
时间同步操作在分布式程序中拥有特殊的意义,它有效的避免了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两台主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有可能接到来自未来文件的错误信息。

快速清除残留进程
rm -rf /tmp/hsperfdata_*

修改root密码
passwd root

退出到root用户
exit

查看已开放的所有端口
[root@localhost root]# netstat -anp
查看某个端口是否开放
[root@localhost root]# netstat -anp |grep 60018
firewall-cmd --query-port=60018/tcp

查询端口是否开放:
firewall-cmd --query-port=80/tcp

开放80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tcp

移除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remove-port=8080/tcp

查看开放了那些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s

重启防火墙(修改配置后要重启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评论
后发表回复

作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

扫一扫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