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年前,DBA可能只需要掌握2-3种主流国外数据库即可驰骋江湖。但随着国内数据库方面的信创技术发展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我们今天掌握主流国产数据库的产品知识、运维使用能力已经非常迫切。通过对比国产主流数据库,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达梦数据库很值得学习与探索。本次我有幸参加DM8 DCP系统培训与考试,这段学习经历不仅让我系统性地掌握了达梦数据库的知识体系,也让我对达梦数据库的强大功能与广泛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将本次培训与考试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达梦数据库运维使用的方方面面, 内容结构清晰,实用价值非常大。
培训老师给我们回顾了DCA课程主要知识结构,让我们循序渐近过度到 DCP课程。从达梦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存储结构、内存结构、进程线程)等基础理论分析理解,让我深刻理解了DM8作为一个企业级商用数据库产品,多种集群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设计理念。这与国外主流数据库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化和国产化特色,比如安全这块的强制访问控制与数据加密个人觉得已优于国外数据库产品。
课程重点讲解了达梦数据库主要对象管理(如:分区表、外部表、索引、物化视图等)、数据迁移装载及达梦高可用守护集群,这些内容在数据库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老师通过理论加上机实践,让我通过短短的4天学习时间对数据库、表空间、用户、表等对象的创建与管理能轻松操作。特别是跟着老师的讲义,顺利搭建了高可用守护集群,并进行了简单测试。特别是达梦对Oracle语法的高度兼容性,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学习门槛。
作为一名长期使用了国外其它数据库的DBA,深刻体会到达梦数据库产品运维工具做得非常好。既有强大的命令行管理工具集,又有丰富的图形工具。培训中对DM管理工具(Manager)、数据迁移工具(DTS)的使用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更有强大的dblink能力,让达梦数据库能轻松与其它异构数据库交流。
达梦数据库有丰富的集群架构设计方案、适用于复杂的业务环境。既有主备守护集群、读写分离集群,又有共享DSC集群。业界能实现共享集群的数据库产品寥寥无几,可见达梦数据库的研发能力。还有适用OLAP场景的MPP集群。虽然本次DCP课程只讲了守护集群,我想其它架构也是我后续时间需要学习与研究的,因为确实有实际应用价值。
管理数据库要求非常扎实的实践能力,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是看看书、听听老师的讲课,那么可以肯定一到实践操作大都会蒙, 为了通过考试,我将备考分为了三个阶段:
我将培训讲义和笔记重新梳理了一遍,整理出知识脉络图,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特别是对于备份恢复策略、权限管理体系、常见数据对象等重点难点,我进行了反复理解和记忆。
自己找资源搭建部署测试环境供学习研究需要,将讲义中的所有命令和案例都亲手操作了一遍。遇到报错时,不再直接寻求答案,而是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分析日志文件来独立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排查能力。
在考前,我寻找了一些模拟题进行练习。目的不是为了背题,而是检验自己的知识盲区,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这对今后运维使用达梦数据库也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归到教材和官方文档,彻底搞懂背后的原理,确保真正掌握。
本次认证考试题型多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实操题。整体感受如下:
考试内容几乎涵盖了培训的所有章节,从基础概念到具体操作,从运维管理到开发规范,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
考试不仅仅是考概念,有非常多的实践操作,看上去简单。但如果对功能、知识点不够熟练,可能无法在考试时间内完成答卷。因此,考试前需要多做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功能点。
一些题目会考察非常细致的知识点,比如特定参数的含义、主备集群各节点故障后守护 状态的变化 等。这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要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我成功地从对达梦数据库有些了解升级到了掌握核心操作与运维,具备了独立进行达梦数据库日常管理和简单开发的能力。在学习考试中形成的知识点、笔记也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和考试,我对承接与达梦数据库相关的项目任务充满了信心,也为个人职业发展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亲身实践让我看到达梦数据库在稳定性、安全性上完全不逊于国外同类产品,增强了我对国产基础软件的支持和信任。
此次达梦数据库的培训与考试,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成长经历。它不仅赋予了我一项硬核的技能,更让我看到了国产技术的力量。我衷心感谢公司提供的学习机会和讲师的悉心指导。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持续精进,努力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力,也期望后续能接触到越来越多与达梦数据库相关的项目,和达梦数据库一起成长。
文章
阅读量
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