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为期4天的达梦数据库专项培训,培训过程中,讲师从达梦的产品发展再到各项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深入讲解,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意识到国产数据库技术进步之快,以下是我的培训感想。
达梦的产品线远比我想象的丰富。从最初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DM Database),到后来的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DSC)、达梦实时同步工具(DMHS)、达梦数据守护系统(DMDP)等,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达梦的"全栈"策略——不仅提供数据库引擎,还配套开发了数据迁移工具、管理平台、监控系统等周边产品,这种"一站式"思路确实解决了企业实际使用中的许多痛点。
在从前的数据库领域,Oracle、MySQL、PostgreSQL等巨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创新自主的理念在我国越来越深入人心,国产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达梦如何在这片“红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便是采取了"兼容+创新"的双轨策略:
这种策略既避免了"重新发明轮子"的资源浪费,又能在关键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在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下,这种定位显得尤为精准。从达梦的产品版本迭代中,我能清晰看到一条"从跟随到引领"的技术演进路径:
作为DBA,我对达梦的体系架构、存储机制、高可用方案等特别关注。达梦的存储引擎设计体现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结合"思路:
在高可用方面,本次培训中重点介绍了数据守护。目前达梦提供了多种高可用解决方案:
达梦的备份恢复机制相当完善,支持:
培训中最实用的部分莫过于讲师和同学们分享的调优案例了。在实际工作中,DBA接触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性能调优了,课堂上的这些调优经验之谈往往比官方文档更有价值,也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讲师总结了达梦性能调优的三个关键点:
达梦提供了丰富的监控指标,但如何设置有效的告警阈值是一门学问。在设计告警阈值,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中,随着信创数据库的推广使用,数据迁移的任务在工作中越来越常见,本次培训中,我特别关注了其他数据库迁移到达梦数据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我是运维工程师,对于研发方面的内容了解不深。但是从运维角度看,理解开发人员的需求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供支持。达梦提供了多种连接方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达梦的网络协议与Oracle有所不同,可能需要调整防火墙规则和连接参数。
达梦支持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但讲师建议:
经过4天的密集培训,我对达梦数据库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对国产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一些思考。
通过对比其他数据库产品,我认为达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这些优势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珍贵。当然,达梦也面临不少挑战:
随着国产数据库的普及,我们运维工程师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回顾这两周的培训,我收获的不仅是达梦数据库的技术知识,更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对国产技术的信心。运维工作远不止于"保证系统不宕机"这么简单,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业务需求和技术本质。作为运维工程师,我们常常被各种"稳定压倒一切"的压力所束缚,容易陷入保守思维。但是目前国产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运维工程师的创新精神和快速进步必须具备,否则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可预见的未来,国产数据库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线运维人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入了解这些新技术,为企业的技术选型和架构演进提供专业建议。这次培训只是一个开始,我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探索达梦数据库的更多可能性,也期待国产数据库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最后,感谢公司提供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也感谢讲师们的辛勤付出。知识只有被分享才能产生价值,我希望通过这篇心得体会,也能为其他对达梦数据库感兴趣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毕竟,在技术这条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