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达梦数据库守护集群
培训园地/ 文章详情 /

达梦数据库守护集群

Mr.Bean 2025/06/13 252 0 0

在达梦 DCP 培训体系中,数据库集群与高可用技术是核心教学内容,而集群守护作为保障数据库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更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政府机构、金融企业,还是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依赖数据库集群守护技术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达梦 DCP 培训中关于集群守护的关键技术内容。​

一、集群守护技术原理​

达梦数据守护集群基于主备架构,通过实时数据同步和故障自动切换机制,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在该架构中,存在一个主数据库(Primary Database)和多个备数据库(Standby Database) 。主库负责处理所有的业务读写请求,而备库则实时接收主库发送过来的 Redo 日志,并进行重演,从而保持与主库的数据一致性。​

守护进程(Guard Process)在集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时刻监控主库和备库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主库出现故障,如硬件损坏、软件崩溃、网络中断等情况,守护进程会迅速做出反应,依据预先设定的切换策略,将某个备库切换为主库,接替原主库继续处理业务请求,整个过程对业务系统透明,极大程度减少了业务中断时间。​

二、集群守护搭建流程​

(一)环境准备​

硬件准备:为保证集群性能和稳定性,主库和备库需配置相近的硬件环境,包括 CPU、内存、磁盘等。建议采用高性能服务器,确保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以应对高并发业务场景。同时,配置可靠的网络环境,保障主备库之间数据传输的低延迟和高带宽。​
软件安装:在各节点上安装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并确保版本一致。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初始化配置,如设置数据库实例参数、创建数据库实例等。​
(二)配置主库​

参数设置:在主库的配置文件(dm.ini)中,设置相关参数,如 ARCH_INI 参数设置为 1,开启归档模式;设置 ARCHIVE_TIMER_INTERVAL 参数,指定归档定时器时间间隔等。这些参数的正确设置是实现数据同步和故障切换的基础。​
创建归档目标:创建本地归档和远程归档目标,本地归档用于记录主库的事务操作,远程归档则将 Redo 日志发送到备库。通过配置 ARCHIVE_LOCALn 和 ARCHIVE_REMOTEn 参数,指定归档文件的存储路径和远程备库的连接信息。​
(三)配置备库​

还原主库数据:通过达梦数据库的数据还原工具,将主库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等还原到备库,确保备库与主库的数据初始状态一致。​
参数设置:在备库的 dm.ini 文件中,同样设置 ARCH_INI 为 1,开启归档模式。并配置备库的本地归档和远程归档,同时设置 OGUID 参数,与主库的 OGUID 保持一致,用于标识同一个守护集群。此外,还需设置 ALTER_MODE_STATUS 参数为 0,禁止备库被修改为读写状态。​
(四)配置守护进程​

在主库和备库上分别配置守护进程。编辑守护进程配置文件(dmwatcher.ini),指定实例名、实例路径、实例类型(主库或备库)等信息。同时,设置 DW_INACTIVE_INTERVAL 参数,指定守护进程检测到实例故障的时间间隔。​

(五)启动集群​

按照顺序依次启动主库、备库和守护进程。启动完成后,可以通过达梦数据库的管理工具或命令行,查看集群状态,确认主备库数据同步正常,守护进程运行正常。​

三、集群守护配置要点​

(一)数据同步模式​

达梦数据守护集群支持三种数据同步模式:实时同步模式、即时同步模式和异步同步模式。实时同步模式下,主库在提交事务前,必须确保备库接收到 Redo 日志并成功写入磁盘,保证了数据的强一致性,但会对主库性能有一定影响;即时同步模式下,主库提交事务后,立即返回结果给应用程序,同时将 Redo 日志发送给备库,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性能和数据一致性;异步同步模式下,主库提交事务后无需等待备库确认,直接返回结果,性能最高,但可能存在数据丢失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业务对数据一致性和性能的要求,合理选择数据同步模式。​

(二)故障切换策略​

守护进程支持自动切换和手动切换两种故障切换策略。自动切换模式下,当守护进程检测到主库故障时,会自动将符合条件的备库切换为主库;手动切换模式下,则需要管理员通过命令行或管理工具,手动执行切换操作。一般来说,对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建议采用自动切换策略;而对于一些非关键业务或需要进行维护操作的场景,可以采用手动切换策略。​

(三)网络配置​

主备库之间的网络连接稳定性直接影响集群守护的性能和可靠性。在配置网络时,建议采用冗余网络架构,如双网卡绑定,避免单点故障。同时,合理设置网络参数,如 MTU(最大传输单元)大小,优化数据传输效率。​

四、集群守护的维护与管理​

(一)日常监控​

通过达梦数据库的监控工具,如 DM Console、DMC 等,实时监控集群守护的运行状态。监控内容包括主备库的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 I/O 情况、Redo 日志同步延迟等。一旦发现异常指标,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性能优化​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数据量的增加,可能需要对集群守护进行性能优化。可以通过调整数据库参数、优化查询语句、增加硬件资源等方式,提升集群的整体性能。例如,合理调整内存池大小,优化索引结构,提高查询效率。​

(三)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主库和备库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在备份策略上,可以采用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占用。当出现数据损坏或丢失时,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五、常见故障处理​

(一)主库故障​

当主库发生故障时,守护进程会按照预设策略进行故障切换。如果自动切换失败,可以尝试手动切换备库为主库。切换完成后,检查业务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连接新主库,并对故障主库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可以将其重新加入集群作为备库。​

(二)数据同步异常​

数据同步异常可能是由于网络故障、归档目标配置错误、数据库参数设置不当等原因导致。当发现数据同步延迟或中断时,首先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然后查看归档目标配置和数据库参数,排查问题根源,并进行相应的修复。​

(三)守护进程故障​

守护进程故障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检测到实例故障和进行故障切换。此时,需要检查守护进程的日志文件,查找故障原因,如进程崩溃、配置文件错误等。根据错误信息进行修复,并重新启动守护进程。​

在达梦 DCP 培训中,集群守护技术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掌握数据库高可用架构的搭建和管理,更能为实际业务场景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方案。通过深入理解原理、熟练掌握搭建与配置流程、做好日常维护管理以及应对常见故障,学员能够将集群守护技术灵活应用到工作中,确保达梦数据库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高效运行。​

评论
后发表回复

作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

扫一扫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