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DM8看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
培训园地/ 文章详情 /

从DM8看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

境南泉 2025/10/22 333 0 0

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历程中,关系型数据库(RDBMS)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尽管21世纪以来,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如Redis、MongoDB、Neo4j乃至新兴的向量数据库层出不穷,但它们或沦为特定场景的专用工具,或逐渐向关系型模型靠拢。
1.关系型数据库和SQL标准化
关系型数据库的统治地位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高度标准化的交互语言。
1970年,埃德加·科德提出关系模型,首次将数据组织抽象为“关系”(即表),并以集合论和谓词逻辑为基础,奠定了现代数据库的理论根基。它清晰地将数据的逻辑结构(用户看到的表格)与物理存储(数据在磁盘上的存放方式)分离开来,冲击了结构复杂,查询困难的层次模型和网状数据库,大大降低了数据库使用的难度。
1986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正式将SQL采纳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ANSI X3.135-1986),次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跟进采纳。这一标准化进程使得SQL成为跨平台、跨厂商的通用语言。随后Oracle、MySQL等商业与开源数据库纷纷实现SQL标准。同一时期由华中科技大学的数据库研究团队(达梦前身)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的自主版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 CRDS,关系型数据库形成了强大的生态网络 。
相比之下,非关系型数据库在语言层面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2.NoSQL的兴起与发展
2005年后,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兴起,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扩展性和灵活性方面面临挑战,NoSQL开始兴起。然而,近二十年的发展轨迹清晰地表明:NoSQL并未颠覆关系型数据库,反而在实践中不断向其靠拢。

  • 键值存储(如Redis):以极简的键值模型实现高性能读写,适用于缓存、会话等场景。但其缺乏复杂查询和事务支持,难以支撑核心业务。在实际业务中,开发者往往需自行构建上层逻辑,增加了复杂度。
  • 文档数据库(如MongoDB):早期以“无模式”“无事务”为卖点,但很快发现这限制了其在金融、电商等强一致性场景的应用。
  • 图数据库(如Neo4j):在社交网络、路径规划等图结构场景中表现优异。但其查询语言Cypher生态较为封闭(现已符合GQL标注),且在大规模数据导入、复杂事务处理上存在稳定性和性能问题,在存储空间占用上也比关系型数据库大很多。后续很多研究表明,基于多表和外键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的图数据库在数据导入、简单查询上的性能丝毫不逊于Neo4j。部分开发者也提到直接选择绕过Cypher,直接使用其Java嵌入式API进行细粒度操作——这本质上是将Neo4j当作一个持久化图存储,而非完整数据库。
  • 向量数据库:作为AI时代的新兴产物,专为高维向量相似性搜索设计。然而,其核心功能——向量类型、索引与检索——正被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快速吸收。2023–2024年,PostgreSQL通过pgvector扩展、MySQL 9.0原生支持向量类型、Oracle和ClickHouse也纷纷加入向量能力。这意味着,向量搜索正从“专用数据库”转变为“关系型数据库的一个扩展功能”。

3.以DM8为例的关系型数据库不断进步
在中国数据库国产化浪潮中,达梦数据库持续进步,不断发展。DM8是达梦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关系型数据库,不仅兼容Oracle语法,支持无缝迁移,还融合了分布式、弹性计算与云计算等现代架构,技术亮点包括:行列融合存储技术,支持混合负载,一套系统上同时支撑 OLAP 和 OLTP 业务场景;采用透明分布式架构,在保持SQL兼容性的同时实现横向扩展。
据IDC报告,达梦在中国国产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占有率位列前茅,并在电力、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PostgreSQL与MySQL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进化。PostgreSQL凭借其强大的扩展性支持了JSON、GIS、向量等数据类型;MySQL则通过9.0版本引入向量支持,继续巩固其在Web应用中的主流地位。

评论
后发表回复

作者

文章

阅读量

获赞

扫一扫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