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达梦数据库认证管理员(DCA)培训课程。此次培训全程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由经验丰富的讲师系统性地讲解了达梦数据库的核心知识体系。讲师严格遵循官方培训讲义,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实际操作,为我们全面介绍了达梦数据库的架构、安装部署、实例管理、对象创建及日常运维等关键内容。整个培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对国产数据库的管理有了更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数据库的安装是后续所有操作的基础,达梦数据库的安装过程清晰、步骤明确。
首先创建用户,避免直接使用root权限运行数据库服务,从而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创建过程如下:
groupadd dinstall
uesradd -g dinstall dmdba
passwd dmdba
输入命令后,系统会提示你为 dmdba 用户设置一个安全的密码。
第二步需要配置图形化环境变量
第三步,进行软件安装。考试机已经将达梦数据库的安装包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例如 /opt),然后使用 dmdba 用户身份执行安装程序。安装过程中会启动一个图形化界面,如果服务器是纯命令行环境,可以通过指定 -i 参数进行控制台交互式安装。在界面中,需要根据培训题目要求仔细设置数据库软件的安装路径(如 /dm8)。
cd /opt
./DMInstall.bin
图形化安装完成后,以root权限执行 root_installer.sh 脚本。该脚本由数据库安装程序在安装完成后自动生成,其作用是完成一些必须由超级用户(root)才能进行的操作,例如创建达梦数据库服务的链接文件或配置环境变量等,这是安装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dm8/script/root/root_ installer.sh
安装完数据库软件后,下一步是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数据库实例。实例是访问数据库的接口,一个数据库软件下可以创建多个实例。
本次培训练习题要求创建的实例参数为:库名DMSLAM,实例名DMSLAMDB,端口号5240,簇大小16页,页大小16k,并设置SYSDBA超级管理员的密码为Dameng123。簇大小和页大小是影响数据库性能和存储结构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规划。
配置完成后,需要切换到root用户权限,执行数据库配置助手脚本,以完成实例的最终创建和系统服务的注册。
cd /dm8/tool
./dbca.sh
表空间是数据库中存储表、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的逻辑空间,它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合理规划表空间对于数据库的管理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本次实践的任务是创建一个名为 'TSAL' 的表空间。具体要求是:该表空间包含两个初始大小为512MB的数据文件,并且需要开启数据文件的自动扩展功能,同时为了限制磁盘空间的无限增长,需要设置单个数据文件的最大扩展上限为10240MB。
我们使用达梦数据库的管理工具(Manager)来执行此操作。该工具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可以方便地完成各种数据库对象的管理工作。
cd /dm8/tool
./manager
在管理工具中,连接到之前创建的DMSLAM实例,在“表空间”节点上右键选择“新建表空间”,然后按照要求填写名称、添加数据文件并设置文件属性。
用户是访问数据库的身份标识。达梦数据库通过用户和权限管理来保证数据的安全访问。
本次任务要求创建一个名为 'DMSLAM' 的数据库用户,其密码设置为 'Dameng123'。创建用户后,需要为其授予特定的系统权限(创建表、创建视图、创建索引),这些权限允许该用户在其模式下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对象。此外,还需要为其授予 'RESOURCE' 角色
同样,我们可以在图形化的管理工具中完成用户的创建和授权工作。
表是数据库中实际存储数据的对象,由行和列组成。在设计表时,需要定义列名、数据类型、约束等。
本次实践需要在 DMSLAM 用户模式下创建三张核心业务表:DEPT(部门表)、EMP(员工表)和SALARY(薪资表)。每张表都需要根据业务逻辑设计相应的字段和主外键约束(例如,EMP表通常会有一个指向DEPT表的外键,以关联员工和其所属部门)。这里只演示了其中两张表的创建过程。
创建表可以使用标准的SQL CREATE TABLE 语句在查询工具中执行,也可以在管理工具中通过图形化界面引导完成。
在DCA认证考试中,所有需要执行的插入数据的SQL操作通常会以一个完整的SQL脚本文件形式提供,并放在opt目录下,可以直接start该文件执行,也可以复制到manager工具中执行,最后记得commit提交一下。
考试的时候要求的视图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对sql语法熟悉。
开启归档是做数据库备份的前提
备份文件存放在/dm8/bakcup中,备份文件命名为:dmdb_full.dmp,日志文件命名为:dmdb_full.log
作业相当于服务器的计划任务,需要先在代理这创建代理环境。
需要创建两个作业
1)JOB1,每周日 22:00 对数据库做完全备份。
2)JOB2,每周一、二、三、四、五、六 22:00 对数据库做增量备份。
创建作业
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是微软提出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标准。开放数据库互连定义了访问数据库的API一个规范,这些API独立于不同厂商的DBMS,也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通过使用ODBC,应用程序能够使用相同的源代码和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进行交互。这使得开发者不需要以特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目标,或者了解不同支撑背景的数据库的详细细节,就能够开发和发布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下面是ODBC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
linux 环境中配置 ODBC(以 root 来配置)
1、检查 gcc 包
[root@localhost ~]# rpm -aq|grep gcc
2、解压安装包
[root@localhost opt]# tar -xzvf unixODBC-2.3.0.tar.gz
3、配置 ODBC
[root@localhost unixODBC-2.3.0]# ./configure --enable-gui=no
4、编译安装 ODBC
[root@localhost unixODBC-2.3.0]# make && make install
5、查看 odbc 版本
[root@localhost unixODBC-2.3.0]# odbc_config --version
2.3.0
6、配置 odbc.ini 和 odbcinst.ini
7、测试连接
[dmdba@localhost ~]# isql dm8
文章
阅读量
获赞